衡山:艾草迎丰收 助力村集体增收
衡山:艾草迎丰收 助力村集体增收
衡山:艾草迎丰收 助力村集体增收
东湖镇团山村230余亩艾草正式进入“收割(shōugē)模式”。廖晶/摄
农户们正操作割草机采收艾草。文雅婷/摄(shè)
艾草基地带动当地50余名村民就业(jiùyè)。廖晶/摄
红网时刻新闻6月16日讯(通讯员 廖晶 文雅婷 汪紫婵)近日,衡山县东湖镇团山村艾草种植基地(jīdì)的艾草进入成熟期(chéngshúqī),正式开启了“收割(shōugē)模式”。
基地里,近两米(liǎngmǐ)高的艾草翻涌着绿浪,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草本香气,农户们正操作割草机(gēcǎojī)采收艾草。
据介绍,艾草是一种种植周期短、好管理(guǎnlǐ)、收益高的经济作物,市场前景可观(kěguān)。今年,团山村艾草种植面积扩大(kuòdà)到了230亩,每亩产量预计能达到4000多斤。
“第一茬艾草收割完之后,我们就马上施肥(shīféi),大概过四十五天(sìshíwǔtiān)又可以收割第二茬,一年可以收割三茬。”东湖镇团山村党总支书记曹建美告诉记者:“艾草是不愁销量的(de),年收入能(néng)达到3000块钱每亩。”依托艾草产业,带动50余名村民参与种植、加工,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,艾草产业真正成为了强村富民(fùmín)的支柱产业。
为了(wèile)保证艾草(àicǎo)种植效益,团山村集体经济(jítǐjīngjì)合作社与衡山县金满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保底价回收合同,艾草晒干后就会被运往加工厂,加工成艾条、艾草枕头、艾草精油等产品。
近年来,东湖镇团山村(cūn)利用艾草易管理、产量(chǎnliàng)高(gāo)、一年多茬收割等特点,大力发展艾草产业,同时通过(tōngguò)发展双季稻、油菜等种植,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增长和农户增收。2024年,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20余万元。小小的(xiǎoxiǎode)艾草,正逐渐成为团山村村集体经济增收的“金叶子”。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